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现状的对策

2024-05-18 18:06

1. 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现状的对策

1.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继续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其中董事兼任高级经理的现象严重,缺乏独立董事。一个健全有效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监事会受制于公司管理层,其行为很难独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独立董事和监事在监督方面各有侧重,功能互补。(2)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审计委员会以保障公司财务的透明度。它的主要功能是监督和检查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内控制度、公司行为规则等。2.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框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是政府监管,尽管涉及政府监管的法律条文数量多且明确具体,但事实证明效果不佳。政府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需要,应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框架。这样,政府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不用事必躬亲,又给予行业监管机构相应的权利。另外,还应倡导社会其他形式的监管,如媒体的监督等。加大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3.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订并发布的数十项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法规和制度,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认真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应该加大相关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针对造假违规成本低,对那些敢于铤而走险单位和个人,建立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使造假者名声扫地,甚至倾家荡产,饱受牢狱之苦,以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4.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应做到:第一,立足建立能提供“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制度环境,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第二,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质量。第三,确立职业道德与审计水平并重的教育目标。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正直、诚实的品格,公平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随着审计环境的变迁,审计责任范围的扩大,必然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既要坚持职业道德标准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探索舞弊审计的方法与技术。5.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必要建立信息披露信用的考核机制。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即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类,并相应实施管理。对于未按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应在扩大经营和申请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会计信息披露评定的级别越低,就意味着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违法乱纪的行为越严重,不能够诚实面对公众的企业,社会投资者必对其丧失信心,上市公司也就丧失了人气以及筹集资金的能力。这样,社会资源就会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得到优化配置。

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现状的对策

2. 会计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由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上市公司对应该披露的信息没有做完整的披露,而是避重就轻,选择夸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信息,隐瞒事实真相,误导投资者。同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发生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时被查处之前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式将信息予以披露。正是由于上市公司这些不完整的信息披露,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和证券市场的不规范。(二)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导致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随意。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缺乏规范性,随意调整利润分配;中期报告过于简单,无法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不提供上年同期相关的重要数据等。由于这些不规范的会计信息,导致了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失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的价值就是在于它的时效性。在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关系到每个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失去时效的会计信息,是无用的会计信息,无使用价值。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还会导致内幕交易等操纵市场的欺诈性交易。因此,具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四)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公平与发展,我国《证券法》第59条对此早有规定。但是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提高股票市价、顺利筹集资金以及增加公司业绩等目的,违反法律规定,向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和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严重违背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投资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3.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缺陷的原因

(一)制度的缺失
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完整、科学是跟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了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缺陷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的缺陷。
2.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也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度同是证券市场会计规范的内容,区别在于前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后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实质。可以看到,只有先生成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
(二)披露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而法律法规的前瞻性不够,不能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作出适当的补充或修订,使得一些已出现的会计实务缺乏规范,而企业经济创新行为的会计处理更是无法可依。典型的例证就是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它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交易尚未发生,而且到最后平仓、交割,期间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化,如果以签约时的价格入账,根本无法反映金融风险。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缺陷的原因

4.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缺陷的原因

(一)制度的缺失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完整、科学是跟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了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缺陷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的缺陷。2.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也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度同是证券市场会计规范的内容,区别在于前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后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实质。可以看到,只有先生成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二)披露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而法律法规的前瞻性不够,不能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作出适当的补充或修订,使得一些已出现的会计实务缺乏规范,而企业经济创新行为的会计处理更是无法可依。典型的例证就是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它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交易尚未发生,而且到最后平仓、交割,期间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化,如果以签约时的价格入账,根本无法反映金融风险。

5. 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陷的原因

(一)制度的缺失
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完整、科学是跟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了披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
信息披露内容的缺陷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的缺陷。
2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也直接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度同是证券市场会计规范的内容,区别在于前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后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实质。可以看到,只有先生成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谈得上信息如何披露。
(二)披露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而法律法规的前瞻性不够,不能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作出适当的补充或修订,使得一些已出现的会计实务缺乏规范,而企业经济创新行为的会计处理更是无法可依。典型的例证就是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它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交易尚未发生,而且到最后平仓、交割,期间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格不断变化,如果以签约时的价格入账,根本无法反映金融风险。
(三)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
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导致一些信息内容不真实。比如说,对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准备和跌价准备具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对费用归属期的选择和间接费用的分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这些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计提标准、不同的计量比例为企业进行报表粉饰提供了可能,从而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四)信息披露理论与制度的“滞后”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使得理论本就不能完全符合实际,从而影响到在这个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体系指导下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披露制度和披露理论的研究滞后,往往没有及时调整信息披露内容。

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陷的原因

6. 如何加强和改进会计信息的披露

要我说,主要有这几点:
1。根据政策规定,制定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
2。对信息披露的项目和内容,要进一步明确;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关键是及时性和完整性、准确性;
4。做好信息披露后处理工作,如信息反馈,责任追究等。
希望能对你有用

7.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是由公司财务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并且完成,由第三方会计监管(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审计监管。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等问题;

会计披露不真实:首先;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关系。为此应该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完善来增强其可操作性。其次,完善行政监管的法律制度。可以通过行政法律法规授权的方式授予证交所必要的监管权力,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职能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本身的监督管理。同时,应该明确赋予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机构惩罚权,尽快建立注册会计师惩罚委员会,尽早出台《注册会计师惩罚规则》。最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刑事法律责任制度。由于现实的行为与刑法条文规定的不紧密,而在遇到具体的犯罪行为时往往难以把握。因此完善刑事实体法、建立会计信息披露犯罪的基础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全面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制度,才能真正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理想状态。 

会计披露不充分: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量化会计信息衡量标准,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只要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都应予以披露。无论对企业有利或不利都应予以披露,而且不仅仅停留在披露对象的表面,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披露。对此应聘请具有独立性的第三方会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全面审计,保持第三方会计机构的独立性,健全企业的会计披露。

会计披露不及时:企业要求各部门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以便于使用者及时使用和决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8.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许多行动计划和战略方案。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和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可操作性方面亟待改善。(一)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不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西方各国已取得巨大进展,一些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来促进企业提交环境报告或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但我国目前有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很少,而且已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很不完善。我国现行环境会计准则不健全,环境会计体系中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缺乏对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的规范。这使得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处理对象和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披露时带有随机性,披露的内容在行业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比例不高。目前,我国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污染严重的企业,而且这些强污染企业披露的信息也不够理想。由于社会公众还没有树立很强的环境意识,企业主要受到政府如环境法规及行业政策的压力而披露环境信息,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而且披露的环境信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缺乏自愿性披露,过多使用定性信息,缺乏定量信息,以正面信息为主,缺乏负面信息的披露,使得披露信息的说服力较低,容易造成企业逃避社会责任。(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前瞻性。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反映的主要是历史性信息,如过去对环境治理进行的投资、资源利用、绿化、环境认证、因污染环境产生的赔偿损失、在环保方面获得嘉奖等信息,而且大部分信息是文字说明,对于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投资项目没有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很少有财务数据的分析,缺少关于资金投放利用情况的定量信息描述,也没有充分反映可能对企业未来产生一定财务影响的不确定性信息,导致信息使用者无法借助已披露的环境信息全面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对未来的预测。(四)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不规范,披露内容模版式。在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而是以会计报表为主,以董事会报告、报表附注、文字说明为辅。披露的项目有限,大多是一些对企业经营状况难以形成太大影响的普通信息,甚至一些公司披露的信息大同小异,仅对证监会要求的事项进行简单描述,变成模版式的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由企业按照信息的特点和个人的偏好自行选择,披露模式不固定,使得企业注重披露表内的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货币化信息,而忽视了那些目前无法或难以以历史成本计量并货币化的环境会计信息。